太素先生 作品

第三十七章 世子慧眼識珠

    

不見一個身影,這份隱藏的功夫,不愧是徐驍精心培養的死士,果然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本領,都是萬裏挑一的高手。梧桐苑內,青鳥手中拿著一個信封,來到了徐鳳年的身邊,輕輕的弄出了一點聲響。“青鳥,什麽事?”徐鳳年轉身看向身後的婢女,行完冠禮從母親吳素墓前回來的徐鳳年有些傷感,也知曉如果不是發生了重要的事情,此時應該無人膽敢叨擾自己。“世子,房內桌上多了一封信。”青鳥揚了揚手中的信封,微微擔心的看著徐鳳年。“...-

李義山極重書法,對徐鳳年也是要求頗高,所以徐鳳年對書法研究最深,隻是李義山隻讓徐鳳年習練楷書和行書,不讓他碰自己鍾情的肆意放達的草書,因為他功力不足,難有水到渠成的境界。

古人語學書先學楷,作字必先大字,大字以顏骨柳筋為法,中楷摹歐陽,最後才斂為蚊蠅小楷,學鍾王,這是古訓,天下士子大多如此按部就班,可徐鳳年在李義山教導下卻反其道而行之,小楷學起,遵循小篆古隸的遺軌,寫不好小楷就不準去碰其它。因此徐鳳年的小楷寫的最好,算是徐驍子女中最擅長的書法的一位。

徐龍象未曾開智,所以大字不識得幾個,長女徐脂虎資質平庸,也不出彩,此女徐渭熊倒是驚才絕豔,詩文更是冠絕當世,隻是容貌平平,書法更是拿不出手,和她的才學完全是兩個極端,讓人遺憾。

許宗甲所書就是楷書,楷書講究形體方正,筆畫平直,最重規矩,可作楷模。許宗甲所書的楷書點畫齊備,結字方整,章法和諧,規矩有法度,但是又和徐鳳年所臨摹的曆代名家字帖有著極大不同,楷書中有著草書的神韻。

“飄風驟雨驚颯颯,落花飛雪何茫茫。起來向壁不停手,一行數字大如鬥。怳怳如聞神鬼驚,時時隻見龍蛇走。左盤右蹙如驚電,狀同楚漢相攻戰。”有著規矩去儘,寫至末尾不識字的草書精髓,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書法和境界完美的糅雜到了一起,竟有一種莫名的美感,讓徐鳳年如癡如醉,這纔是他最想要學的書法,他已經打定了注意,回頭將讓府上找最好的匠師將此書裝裱,他要收藏起來。

觀字如觀人,徐鳳年看得出這書法和許宗甲的性格完全相符,他就是一個最守規矩卻又最不守規矩的人,彬彬有禮和放蕩不羈相互雜糅在了一起,讓人摸不透他的想法,高深莫測。

許宗甲將手中的比放到了筆架之上,將自己剛剛書寫的心法遞給了徐鳳年。

徐鳳年小心翼翼的捧著紙張,滿目的癡迷之色,連連歎道。

“好字,好字!”

“你究竟是求心法還是求字的,還不趕緊將這心法看一遍,又不懂的就問我!”

許宗甲對徐鳳年的丟人行徑一萬個瞧不上,也不給他好臉色,直接將懟道。

“都求都求,都是寶貝啊!”

徐鳳年這才將視線轉移到紙上所記載的心法,通篇冇有任何故作高深的字眼,隻是用一些樸實無華的白話記載了心法運行的路線和特點,已經各種注意的點,通俗易懂,讓徐鳳年這種不喜讀書之人都一樣可以明明白白。

“怎麽這麽簡單?”

“自然簡單,就是一門吐納法,又不是什麽天道感悟,自然是能寫的簡單就簡單一點,也隻有那些自己一知半解之人,纔會將自己創造的功法寫的如此晦澀難懂,讓人看得頭大!”

許宗甲不屑的白了一眼徐鳳年,對古往今來所有故作高深的前別鄙視了一番,讓徐鳳年身有同感的點點頭。

徐鳳年自然知道功法寫的簡單明瞭,不代表功法垃圾,恰好相反,這正體現了創造功法之人的境界高深,才能將功法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後人聽,從這徐鳳年就知道楚狂奴對許宗甲的評價不假。

“既然已經懂了就趕緊滾蛋,別耽誤老子的享受美酒美食!”

許宗甲也是刀子嘴豆腐心,見徐鳳年冇有不明之處,這纔開口噴著徐鳳年,讓他趕緊離開。

“用不用我讓府中的廚子為你再添幾道菜?”

徐鳳年也不惱怒,而是關切的問道,畢竟他已經得到實惠,麵子完全可以不要的,這段時間以來,徐鳳年早就非吳下阿蒙,經曆了老黃的逝去,練刀和殺人,成長了許多,越發明白看人不能看錶麵,許宗甲願意傳他吐納法,就說明對方對他頗為友善甚至親近,雖然表麵上對他很不客氣,這也正是許宗甲和他之間的相處模式,算不得什麽。

“滾蛋,老子用得著你獻殷勤!”

許宗甲絲毫不領情,轉頭就向著亭子走去,畢竟酒肉還在外麵等著自己品嚐呢,何必和徐鳳年這個浪蕩貨浪費時間。

徐鳳年抱著功法,想起了一事,連忙問道。

“這功法,還冇有取名字呢!”

“隨手所創,那還用得著起什麽名字,實在不行你自己取個名字算了!”

許宗甲連頭也不回徑直走著,語氣中有著不耐煩。

徐鳳年想了想,自己日後修行這門心法,如果連個響亮的名字都冇有,那多丟人,所以苦思冥想,將自己那點淺薄的學識不斷的挖掘,想要為自己的修煉功法起一個響亮的名字,不至於低人一頭。

但是思索良久,徐鳳年還是起不出什麽響亮的名字,一方麵是因為他胸中墨水不足,另一方麵是他到現在也不知道這門吐納法究竟有何效果,瞭解太過麵,所以這才作罷,悻悻然離開了聽潮閣。

回到了梧桐苑中,徐鳳年仔細閱讀了幾遍,吩咐了一聲,讓人不得打擾自己,畢竟修煉內功和外功不同,容不得不點疏忽,需要十分的小心。這內家修為,更講究步步為營,體內大小竅穴經脈,打磨貫通如行軍佈陣無異,行差踏錯半步都會一敗塗地。

徐鳳年慢慢的運起吐納法,一開始還有著幾分小心翼翼,漸漸地就沉入進了空明之境,臻至無法無念,神識躍入了一片虛空,無思無想,心法自行運轉,體內的有著一股氣漸漸壯大,點亮了體內一顆顆竅穴,猶如天空中的星鬥,按照一種玄奧的軌跡規則運轉,洗煉著徐鳳年的根骨。

“嗯!”

良久之後,徐鳳年這纔回過神來,停下了修行,感受著體內的變化,耳聰目明,身輕如燕,內外通透,心境澄明,徐鳳年不禁咂舌,這變化實在是太過嚇人了,完全超出了徐鳳年的預期效果。

徐鳳年想起許宗甲漫不經心說這門心法還算不上什麽時,他也是出於對許宗甲的信任,才決定修行這門吐納法,如今看來,自己賺大了,如果這都算不上神功,那即使是號稱一半功法出玉柱的武當派的鎮派心法《上清紫陽經》也隻能稱之為莊家把式了。

頂點小說網首發-明,清楚李湛在夏日裏生了一場大病,如今這樣做不過是強健體魄,倒也冇有阻攔李湛習武,甚至還對李湛多有鼓勵。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在李湛的讀書練武中度過,一年的時間很快就到來了,李湛終於準備下場科考,參加了八月份舉辦的解試。宋代科舉,初時每年舉行一次,當今官家登基後改為兩年一次,科考程式上基本是實行解試、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製。解試,亦稱發解試。由地方政府在科考之年秋季舉行(秋闈),八月十五日開考,連考三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