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扇撲流螢 作品

382 唱戲

    

是每隔一段距離就鑲嵌琉璃彩燈,整個船身流光溢彩。船上的上下三層均被各色的花燈和燈籠照亮,其中牡丹花開、仙鶴振翅、八仙賀喜、五福送瑞幾個燈足足有兩層樓高。無不讓人驚歎。船舷兩側各有十數名宮人不疾不徐地劃著槳,船尾坐著鼓樂隊歡樂飄揚,寶船在汴河中慢慢行進,加上前後護衛的船隻,整條汴被河照的燈火通明。大將軍身著深色曲領大袖、腰束玉佩革帶、下配橫瀾、頭戴兩角硬翅襆頭,腳穿革履,與身穿同色大袖交領禮服、頭戴...-

過了兩日就是冬至節,盛大的祭祀和拜祭之後,宮裡又熱鬨起來——官家下旨,賜年長的命婦與太後一起吃一頓“亞歲”團圓飯。

此旨一出,朝堂上下讚不絕口,大肆稱讚官家有先帝之風。

但是,這一切,其實並不是官家本意。

自從去年皇考皇伯之爭後,太後素日裡都十分低調,深居簡出,不問朝堂,避於世事。

趙曙以為太後已經讓步了,之前還特意考慮到她的做法,也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,今年都冇有提及皇考皇伯的事情,想著兩邊各自相安。

可是,就在冬至的前五天,太後突然到大殿裡找到趙曙,說了一堆感懷先帝的事情和陳年往事,最後提及,自己已然快要入土了,十分想念舊人,想要讓一些年長的命婦陪自己這個“孤老婆子”吃一頓亞歲團圓飯。

這讓官家的心情十分不好——什麼叫孤老婆子?意思就是自己對她不夠孝順,讓她時常感受不到兒女的心意!

什麼叫十分想念舊人?這就已然擺明瞭她的態度——她不甘歸隱,又想要迴歸朝堂,想要朝政大權!

趙曙為此又犯了病,頭疼了兩天,險些不能上朝。

高滔滔得知後,也十分後悔冇有將太後與曹家的事情及時告知官家。但是,一切都來不及了,事發突然,措手不及。隻能幫著趙曙出謀劃策。

於是,冬至前三天,官家釋出了聖旨,為了體恤太後、恪儘孝道,皇後特召集五品以上命婦及家眷來宮中陪太後一起吃團圓飯。

至此,也算挽回了一點局麵。

冬至這天,中午過後,五品以上的命婦及家眷們就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入宮了,皇宮洋溢著一片歡樂祥和。

許多人都以為真的是皇後發起的,以為是為趙顥和趙頵選合適的婚配人選;也有稍微知道一點內情的人,想的更多的是想攀附曹家和高家;也有人也是帶著湊熱鬨、看太後與皇後熱鬨的心態來的。總之,麵子上,是一片歡樂祥和。

酉時左右,宴會開始。曹太後和高皇後並坐在主位,笑意盈盈,和睦非常。

下麵的人分坐在殿內、殿外和院中,各自攀談,熱鬨排場。

“姨母要是喜歡這樣的宴會,就應該早點告訴甥女,我也好平日裡多為姨母安排一些。”高滔滔舉著酒杯,笑意釅釅的對著太後說道。

“有勞皇後費心,怕是我要是不說,恐怕你們早都遺忘了我這孤老婆子了,所以還不如自己說出來的好。”太後也是滿麵春風的舉著酒杯說著。

“姨母這是責怪甥女了,甥女給您賠罪……”高滔滔淺淺喝了一口,笑意更盛。

“皇後不必賠罪,你們所做的難道就是一杯酒水的事情嗎?人在做,天在看哪——我老婆子呀,也就不麻煩你們咯。”說完,也淺淺喝了一口,點點頭向高皇後示意。

高皇後心下明白太後所指是“濮議”之事,卻也不動聲色,舉杯示意道:“甥女以後必定多為姨母考慮。”

太後笑容更深:“哈哈哈哈,你自己先做好你自己的吧。我自己的事,還是自己來做。不勞煩你們!”

高皇後淺淺的說道:“姨母哪裡話,您的事情,就是甥女的事情,本來就是一家人,您又何必客氣呢?”

“哈哈哈哈,本來是一家人啊——說的好,說的好。”曹太後放下杯子不再與高皇後周旋,但是臉上的笑意並冇有半分的減弱。

高台上兩人你來我往,針鋒相對,可是台下的人看起來就是婆媳和睦、母慈子孝,和樂融融。於是也紛紛舉杯相慶相祝,一時間熱鬨非凡。

正巧,一旁高台上拉起了琴絃,一群人咿咿呀呀的唱著戲,身段和嗓音都是一流的,你來我往說著戲裡的愛恨情仇,隻是在場的每個人都冇有用心去聽。

-將軍一改之前,含笑著說道。“飛遠啊,今日佳節,什麼禮製都不用太過約束。你啊,就是要多學學世謹,是不是?圓滑變通一些纔好。”說完,回頭吩咐安排陳鵬及陳靜婉登船。陳飛遠自是來不及阻攔。片刻之後,陳鵬帶著陳靜婉二人在親衛的引領下,意氣風發的上了寶船。陳鵬自是一派喜氣洋洋,褐色的袍子抖了又抖,腰上的絛子正了又正,下巴都要抬到了天上,甩著袖子、捋著小鬍子一步一踱的走了過來。陳靜婉也是喜不自禁,兩個兄弟都冇有...